国产IGBT芯片崛起,自给率已高达60%,4年摆脱对欧美依赖
和大家熟悉的CPU、GPU、DRAM、NAND等芯片不同,IGBT芯片是新型电力电子器件,是电力电子装置的“CPU”(中央处理器)。
它甚至被公认是第三大电力电子器件,在众多的行业都会用到,特别是消费、工业、汽车三大类,在新能源汽车中,需要大量用到IGBT芯片。
以前IGBT芯片,是被欧美厂商垄断的,比如英飞凌、三菱、法雷傲等。国内需要的IGBT芯片,大多需要进口。
数据显示,在2019年时,国内的IGBT芯片自给率大约只有20%左右,也就是说另外的80%靠进口。不过,到了2023年时,市场格局就已经洗了牌,比亚迪已经成为了第一名,份额高达28.9%,英飞凌已跌下神坛,只有14.5%的份额了,中车份额提升至12.5%,斯达也增至8.3%,另外原来很多国内份额可以忽略的厂商,份额也是大幅度提升,超过了日本、欧洲的品牌。
算下来,中国本土品牌的IGBT芯片份额已经占到60%,相比于2019年的20%,份额直接就变成了原来的3倍左右。
为何涨的这么快?原因就是国产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,带动了国产供应链的发展,毕竟中国新能源汽车,目前已经是全球领导者,大家多使用国产IGBT芯片,就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高速发展。
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高速发展,接下来国产IGBT芯片的份额肯定会越来越高,IGBT芯片的崛起,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崛起的一个缩影,更是为国产供应链发展,提供了一个值得大家学习的好样本。
推荐文章
-
沉睡70年的苏联技术,竟被华为唤醒?这一次,芯片行业又要变天了么? 上世纪50年代,苏联科学家曾尝试用三进制(0、1、2)替代传统二进制设计计算机,但因技术局限与历史原因,最终被二进制体系碾压。 然而,华为2025年3月公布的一项专利(CN119652311A),让这一沉寂半个多世纪的芯片技术涅槃重生。 华为的三进制专利早在2023年9月便申请,在今年3月才公之于众。 相比传统计算机基于二进制(以电路的通断(0/1)构建数字世界),华为的三进制设计引入了“无电荷”或“中间态”,数学上可表达为-1、0、1的对称体系。 单从逻辑复杂度看,三进制单变量函数从二进制的16种跃升至27种,这意味着相同算力任务下,三进制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可减少30%,能耗仅为传统芯片的33%。 简而言之其核心在于实现了三进制逻辑值的“加减1”操作,并通过优化电路设计,将理论转化为可量产的芯片技术。 此前韩国蔚山科学技术大学团队曾在2019年验证三进制半导体的节能潜力,三星亦跟进研发,但华为此次专利首次将三进制逻辑门与计算电路、芯片封装全链路打通,为商业化铺平道路。 传统二...
-
在半导体设备这个领域中,光刻机一直是最大家关注的设备。原因是中国的光刻机技术,确实落后,按照专业人士的说法,如果与全球最顶尖的水平相比,可能落后在15-20年,这个差距不可谓不大。同时,ASML的光刻机,又受美国的监管,不能随便卖给中国,所以形势严峻,大家都希望国产光刻机崛起,能够替代ASML的光刻机。 而近日,传出消息,那就是中国第一大,全球第六大半导体设备企业,可能要进军光刻机市场了,这一消息传出,让网友们兴奋不已。这家企业就是北方华创,2024年,它的营收排名在全球第6名,仅次于ASML、应用材料、美国泛林、东京电子、科磊。而2023年的时候,它的排名还在全球第8名,2023年之前,更是连全球前10名都进不了。可见这几年,他的进步有多神速了。 为何说它要进军光刻市场?原因就是北方华为支付了16.87亿元,受让了芯源微9.49%股份,而芯源微自成立开始,始终深耕国内半导体光刻工艺设备,是国内涂胶显影设备、单片式湿法设备龙头。而北方华创,之前不涉及光刻这一块,主要是刻蚀、薄膜、清洗、热处理、晶体生长等核心工艺装备,且在...
-
4月9日,美国“对等关税”落地生效,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上涨至104%。对此,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:“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不容剥夺,中国的主权、安全、发展利益不容侵犯。我们将继续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,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。”商务部表示,如果美方执意进一步升级经贸限制措施,中方必将坚决反制,并奉陪到底。 美国此番加税,是继4月2日对中国加征34%税率后的又一次加征。为应对美国“关税战”,我国于4月4日出台多条反制措施,其中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,在现行适用关税基础上加征34%。自特朗普上任以来,一步步对我国加征关税:3月由原来的10%加征至20%,4月追加34%,现再以“中国未撤回反制”为由增加50%,最终总关税为104%。 关税大战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。4月7日,全球股市大跌,金融市场遭遇“黑色星期一”。汽车行业深受影响,捷豹路虎、奥迪等车企计划暂停向美国出口汽车。 中汽中心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表示,由于我国对美国进口汽车产品也加征34%关税,将提高国内相关汽车及零部件企业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