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芯国际被曝内讧,CEO梁孟松请辞,但7nm技术进展却被忽视
12月15日深夜,据台媒DigiTimes消息,中芯国际当日召开了临时董事会,除了业界已传开的蒋尚义回归事宜之外,最劲爆的情况则是现任联合CEO梁孟松在会中向董事会递交书面辞呈,据悉,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未当场核准。
然而,CEO请辞本已事大,但梁孟松的请辞信却透露出了中芯国际在关键技术上的惊人进展,远超市场预期。
梁孟松请辞信中表示:「目前,28nm,14nm,12nm,及n+1等技术均已进入规模量产,7nm技术的开发也已经完成,明年四月就可以马上进入风险量产。5nm和3nm的最关键、也是最艰钜的8大项技术也已经有序展开,只待EUV光刻机的到来,就可以进入全面开发阶段」。
要知道,中芯国际公布的Q3财报中,所统计的工艺对收入的贡献最高也只是14nm/28nm(合计占比为14.6%,这个数据在上季度是9.1%,2019年同期则为4.3%)。但按此次辞呈的内容,中芯国际的12nm和n+1技术也不仅只是研发完成,而是已经投稿了规模量产。Q3财报统计的应该只是截止9月底量产、出货且产生财务收益的项目,那么12nm和n+1技术的「规模量产」应该也只是近两个月的事。
分享
推荐文章
-
作为全球第一大光刻机厂商,也是唯一掌握EUV光刻机技术的厂商,理论上而言,ASML的日子是相当滋润的。 毕竟EUV光刻机是制造7nm以下芯片必备机器,所以全球的顶尖芯片厂,都要抢ASML的EUV光刻机,看它的脸色行事,它卡着全球芯片厂商的脖子啊。 但是,从最近的情况来看,这家理论上风光无限的光刻机巨头,日子却也没有想象中的好过,原因就是它们的“印钞机”EUV光刻机,似乎失灵了。 我们知道,ASML的光刻机,是与芯片工艺应对的,KrF、ArF、ArFi、EUV等等,对应着不同的工艺。制造什么样的芯片,就要买哪一种光刻机。 而全球的芯片工艺不断前进,所以芯片厂商们,也要不断的买新光刻机,不停的更新换代,ASML为此赚的盆满钵满的。 但是进入到EUV之后,这种更新换代就难了,一方面是研发最新款的EUV光刻机,实在是太难,成本太高了。二是研发出来,也因为成本太高,芯片厂商们不愿意买,卖不掉啊。 先说研发难的问题,之前的EUV光刻机,其NA=0.33也就是数值孔径是0.33,而新一代叫做 High NA EUV,其...
-
近日,一些媒体报道了英国部署电子束光刻机相关的新闻,并号称打破ASML的EUV技术垄断。部分报道甚至号称这是全球第二台电子束光刻机,能绕过ASML。实际上当前没有任何信息表面该电子束曝光机可以用于5nm制程的芯片量产的光刻环节。在这些媒体的报道中,英国似乎已经拳打ASML,脚踢EUV了。 那事实真的如此吗?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? 英国部署全球第二台200kV电子束光刻设备 实际上,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宣布的是,成功开设了日本以外首个分辨率达5纳米以下的尖端电子束光刻(EBL)中心,可以制造下一代半导体芯片。这也是全球第二个,欧洲首个此类电子束光刻中心。 据介绍,该电子束光刻中心采用了日本JEOL的加速电压直写电子束光刻(EBL)系统,这也是全球第二台200kV系统(JEOL JBX-8100 G3)(第一台在日本),其可以在200毫米晶圆上实现低于5纳米级精细结构的分辨率处理。这可以在厚至10微米的光刻胶中实现,且侧壁几乎垂直,可用于开发电子和光子学领域研究芯片中的新结构。JEOL的第二代EBL设备——100kV JEOL...
-
在最近一个季度,英伟达、博通、AMD、英特尔、Marvell、SK海力士、美光和三星的数据中心相关出货量超过了 2200 亿美元的年出货量(不包括电源芯片)。 随着 LLM 的快速扩展,预计到 2030 年数据中心的半导体支出将超过 5000 亿美元,占整个半导体行业的 50% 以上。 那么,哪一系列芯片又会随着数据中心的走红同步受益?在此之前,先来了解一下数据中心。 数据中心可以分为IDC(Internet Data Center,互联网数据中心)、EDC(Enterprise Data Center,企业数据中心)、NSC(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er,国家超级计算中心)。其中,IDC是电信业务经营者利用已有的互联网通信线路、带宽资源,建立标准化的电信专业级机房环境,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服务器托管、租用以及相关增值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。 EDC是指由企业或机构构建并所有,服务于企业或机构自身业务的数据中心,是一个企业数据运算、存储和交换的核心计算环境,它为企业、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数据处理、数据访问等信息,应用支持服务。NSC是指由国家兴建、部署有千万...